最近交錯讀著兩本書。
一本如月亮,一本如太陽。
讀宇文正的【海水漲滿我的雙眼】,配早晨的咖啡剛好,每日讀一首詩,捨不得太快讀完:
每一天剛剛醒來時
世界是圓滿的
我還來不及犯錯
來不及蹉跎時間
還沒有想起昨天生氣的事
忘了交不出來的稿子
可以去看看陽台上的植物是否安好
可以去抱貓
讀一點小說
也許今天會有好事發生
也許真的不再牙痛了
也許會收到一封美麗的信
也許一場淋灕大雨後有彩虹
也許就在今天
勇士會奪冠!
(《今天世界是圓滿的》/ 宇文正)
她寫身邊的薄荷、兔腳蕨、死去的狗、父親們,也把自己的心情寄寓遙遠的天王星、土星,情深似海,讓人經常掩卷嘆息,她的文字如月光,照見你內心的柔軟。這是早晨和深夜的詩,不宜衝鋒陷陣的上班日。
午後,離開書房到陽台眺望太平洋,看雲霧纏繞都蘭山,翻開浩一的【暖綠之旅】,一看就入迷:原來高雄勝利新村有一排雨豆樹,原來春天要去屏東縣看吉貝木棉開花,原來百年琉球松盤據著花蓮的一隅......。王浩一是老樹說書人,他把老樹的身世展開來,讓我們認識植物也閱讀它們和台灣交錯的歷史。
雖然做足了功課,他的文字是有溫度的導覽。感覺是他將親手抱過的樹,交到我們手中。插畫美麗細膩,描繪樹葉的紋理,一如掌紋。
文章的篇名都帶著作者對這些樹木的綺想:《楓香,喜歡陽光的台灣男孩》,《刺桐木,解讀紅花訊息的部落酋長》,《南洋櫻,三月就會想家的寂寞女子》,而不斷在脫皮的白千層竟是《一身襤褸耍帥的丐幫長老》........。
讀著讀著,忍不住開始計畫接下來,要去哪裡探訪這些老樹?
宇文正的詩,讓人轉身抱貓吸貓,安靜下來,細細品味生活日常,從小宇宙望進深邃的大宇宙。
王浩一的散文,讓人想要闊步出門去,探訪台灣村鎮,翻山越嶺,去抱樹吸樹,學著樹木舉起藍天白雲,在天地之間,把自己活成一棵樹。
這樣的交錯閱讀,真是享受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宇文正3月2日在紀州庵 14:00-16:00 有新書分享:「談論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?」(看到這樣的標題,若在台北,我會立刻衝過去)
王浩一的新書發表從北到南有數場(日期看留言處照片),讀者們有福了。
Comments